六零娇媳有空间

六零娇媳有空间   


男主:孟凡      女主:赵夕
作者:佚名      状态:已完结
最新章节:第864章(大结局)(2022-05-24 14:23:20)
赵夕二十四岁,是个中小型公司老板,短短三天的时间里筹集了六大卡车的物资前往地震灾区救灾,途中碰到泥石流。 一觉醒来,命运像是给赵夕开了一个玩笑,从好端端地21世纪穿越到了六零年代,家徒四壁就算了,偏偏还是个重男轻女的年代,几个姐姐接连被嫁,自己也难逃被送去“冥婚”的命运,好在赵夕不仅自带了光环,还带去了系统,而那男人竟也不是真死......男人笑了笑,“这团长夫人的位置,俺给你留着!”赵夕鼓了鼓脸,“不然还能有谁?”

第3章

刘春芳是孟家老二的媳妇儿,孟家老二孟善耕是顶孝顺的,为人也能干,而刘春芳也是个踏实实在的,孟老婆子时常念叨她爱当和事佬云云,但赵夕结合赵三妮的记忆却知道,爱当和事佬是假,腰板直不起来却是真。

这事还得提及孟家老大两口子,孟喜耕和王福娟。

孟喜耕也是个老实孝顺的,踏实又能干,干活是把好手大队里就没有不夸的,可耐不住他耳根子软,时常被婆娘拿捏。

可是那王福娟也不是个善茬,性子泼辣不说,眼睛里容不得沙子半点委屈受不得。

一开始王福娟嫁到老孟家还收敛些,后来老孟家娶了二媳妇但几年下来只生了闺女,后来又听到动静说孟家在外当兵的老三没了,老两口忙活孟老三冥婚一事儿能瞒住外人却瞒不住自家人,这么一来,王福娟心里的那点小九九彻底藏不住了。

孟家就三个儿子,老三没了,老二家就得了闺女,要是能生儿子早生了,用得着拖这么些年还没个动静?这叫已经生了两个儿子的王福娟恨不得把尾巴敲到天上去,连带看老两口也鼻子不是鼻子,眼不是眼的。

王福娟平时串通儿子来二房讨东西,刘春芳心里觉得没儿子没底气,能忍则忍,而赵三妮进门来,更是直接沦为了王福娟家的佣人。

赵夕知道,赵三妮年纪虽小,但也懂得感恩。

最开始是感激孟家能让她吃饱饭,所以让干点啥都愿意干。

可后来王福娟要求越来越过分,但是赵三妮选择放在心里,王福娟使唤她这件事,她瞒的好,也就没旁人知道。

这次直接导致赵三妮没了,还是因为王福娟大雪天让赵三妮出去洗衣服,断断续续下了几天的雨夹雪,河边结了不少冰碴子,赵三妮失足滑进河里,等被发现再被救起来时,人已经只剩下一口气。

随后人在床上躺了大半个月,最后还是一命呜呼,赵三妮就变成她赵夕了。

当然,也是因为这次意外,王福娟背地搓磨妯娌的事儿才暴露出来。

整理完脑海里的信息,赵夕觉得无比头大。

不过话说回来,赵三妮十三岁的时候就被送到是孟家当孟老三的冥妻,如今赵三妮十七岁,算算日子赵三妮也在孟家待了快小四年了,现在她又成了赵三妮,那不就意味着......

她已经是个,十七岁的小寡妇了???

赵夕在床上躺了几天,刘春芳为了让她早日康复,每天熬粥的时候多方了一把米,还另外捏了两个糠菜团子给赵夕和孟小川一人一个。

赵夕和孟小川伙食是好了点,可这都是从二房夫妻克扣出来的。刘春芳和孟善耕对赵夕的好,让她心里多多少少有些过意不去,故而在能下床之后,在赵夕强烈要求恢复家里的伙食,这样煮一锅粥,不管是稠是稀,一家人都能喝上一口。

身体好利落以后她想着法子想为这个家多做一点事,但每每总是事与愿违。

例如原身不爱说话,家务活却打理得十分利落,可如今事情落到赵夕身上却是不行,就说洗衣服吧,手还没沾水就冻的比萝卜还粗,手指头都弯不过来。

南方湿冷,如今补票棉花那可是难求的很,赵夕身上穿的还是刘春芳用孟小川的两件棉袄改出来的薄袄,在屋里就觉得冷,这会儿坐在院子里更是抖得跟鹌鹑似的。

赵夕对着一盆衣服十分懊恼。

要是有洗衣机就好了......

刘春芳从自留地里掐了小青菜回来,见赵夕跟霜打了得茄子一样,三妮儿,你病还没好利索呢,家里的衣服哪用的了你洗?”

生产队跟县里供销社接了活儿,每个月要上交四百来捆茅草垫子,这活儿就分给队里的女人做,按交上去的量和完成度奖励公分。冬天地里的活儿不用怎么打理,村里的女人一般都在生产队的仓库里扎堆,刘春芳自然也是去的。

家里一般一天就晌午傍晚两顿饭,平时刘春芳为了多挣几个公分,晌午吃完饭出去中午都不回家,这两天挂念赵夕,早早的就往回赶了。

赵夕深知这一点,心里有些愧疚,又怕自己现在笨手笨脚的被刘春芳发现她跟原身之间的差距,就摸了摸后脑勺,憨憨解释:二嫂,我就是想家里干点活,但是手上没什么劲儿,衣服都还没搓干净......”

就说你病还没好利落......”刘春芳大概明白赵夕想报答的心思,她拉开赵夕后往屋里努努嘴,你要真想干活儿,二嫂也不拦着你,碗柜里有还有六两米,你去熬点粥,一会儿你二哥回来也能喝口热乎的。”

诶!”赵夕点头一溜烟去了厨房,从碗柜里找到装米的袋子,打开看了看,里面米粒不是碎成半截的就是细长成干瘪状的,从原主记忆中赵夕大概知道这种米叫早稻米。

早稻米米质疏松,煮饭口感干硬,吃起来略微有些干涩,赵夕不大适应,熬粥倒是不错,唯一的让人头疼的是,早稻米熬出来的粥不能搅,若是拿筷子搅拌就会越搅越稀。

赵夕看了麻布袋子底下浅浅一层大米,这米是她吃过最差的,但是在这个年代确实顶顶精贵难得的东西。这年代每家每户人口都多,为了能果腹,每季收成后大队分粮,大家都会选择粗粮,比较粗粮和细粮的比例是3:1。

在和平年代,一个成年男子的饭量都差不多八两米,而如今这袋子里的六两米却要一家子四口人吃......

赵夕那陶盆从院里的水缸打来水洗米,搓米的时候小心翼翼看了一眼院里弓着腰搓衣服的刘春芳,见刘春芳没留意这边,她咬了咬嘴唇往厨房里面走了走。

此时赵夕正在空间费力的往大卡车上爬,车上的东西是她当初想运去灾区的,粮食和一些速食泡面什么的都有准备,就连棉被棉衣也都有,只是这年头补票棉花都难得的很,她这的棉衣棉被倒不好拿出去。放在平日大米也拿不出去,只是刘春芳安排她进厨房煮粥,她从空间取些米掺进去,反正是煮粥,细看也看不出什么。

大卡车物资塞得满满当当,为了保证路程中东西不会被颠簸掉,外面特意罩了一层绳网,赵夕借着绳网很快就爬上卡车,但是解绳网和寻找大米还是废了点时间。

(小说未完,请翻页阅读!)

上一页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下一页

现代言情小说热销榜
猜你喜欢